学院组团赴常山县开展校市合作项目对接交流活动
来源: 设计与建筑学院   日期: 2011-04-13 阅览: 3787

 



 

49,在学校人文社科处的联络接洽下,学院组织环艺、公艺、音乐舞蹈等相关专业教师一行9人赴常山县开展校市合作项目对接交流活动。

在交流会上,中共常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夏建军、常山县副县长甘土木回顾了常山县与我校开展合作的情况,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高度重视,结合县里所需和学院所能,增强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要拓展合作形式,要通过建立合作基地、开展大学生作品竞赛等形式,丰富合作内涵,形成长效机制。三是要延伸合作阵地,由政府和城区逐步向部门、企业和农村伸展,推动常山文化的提炼和升华,增强常山文化的影响力,推进常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

我校人文社科处处长李俊杰、学院党委书记赵敏祥、副院长张新宇等在会上就推进项目开展提出三点设想。一是在合作理念上,注重三个借力:第一、向历史借力。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和信息优势,根据常山特有的历史、文学和文化,挖掘和丰富名人、典故的内涵与特色,扩大社会影响力。第二、向科技借力。充分利用学校的科技优势,改进和提高产业的工艺流程和水平,通过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进行产品整合创新。第三、向历史渊源借力。认清工大和衢州的历史渊源和情感维系,面向未来,精诚合作。二是在合作内容上,要全面规划、因地制宜。既要做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也要做好公共空间艺术、雕塑、城市色彩、城市设施等分规划。壮大文化产业,关键是做出特色、丰富内涵、形成品牌,并非仅仅局限于走高端。三是在合作方法上,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以点突破、以点带面,从现阶段有条件着手开展的项目切入,循序展开。

座谈会上,常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毕建国、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鲁周清、青石镇党委书记徐爱荣等就常山文化的总体定位、品牌内涵与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常山石产业概况、以及当前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等方面作了发言。我院环艺系主任陈炜、公艺系教师隋艳等就专业特色与优势、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师资力量等方面作了推介。

交流会间隙,与会人员考察了常山县特色石文化基地。交流会上,双方就开展石产业技师培训班、制定常山文化产业总体规划和公共艺术空间规划、设立大学生实践创作基地等项目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下一阶段,学院将积极争取学校支持,专题研究部署工作落实和项目实施。

本次校市合作项目对接交流活动是我院扎实推进浙江省“希望之光”校市合作计划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版权所有2010年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86号,邮政编码:310023
电子邮件:art@zjut.edu.cn,网址:http://www.design.zj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