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木版水印的传承与创新
时间:2015年4月15日(周三)13:45-15:45
地点: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理学楼报告厅
主讲人:魏立中
【讲座介绍】
“木版水印”专业学名“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术”,是对中国书画精品进行高仿真复制和版画创作的传统工艺,该项技艺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始于隋朝,完善于宋,明至巅峰。在明代,胡正言创立的“十竹斋”以饾版、拱花等多色套印技法,将版画印刷术中最复杂、最精美的木版水印技艺推向极致。木版水印是中国古代科技生产史上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绘、刻、印高度结合的产物,被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教授称为“十竹斋佳制,画刻印三绝”。
十竹斋木版水印,是近现代杭州版画印刷艺术的明珠。20世纪30年代,鲁迅与郑振铎耗时七年编印《十竹斋笺谱》,使一度销声匿迹的十竹斋木版水印重现生机。50年代末,
浙江美术学院水印工厂的张漾兮、夏子颐、张根源、陈品超、徐银森、俞泓、王刚等人重新刻印《十竹斋印谱》,同时用木版水印技艺复制了一批书画名作,其中写意水墨画的复制技术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此次讲座,魏立中老师将介绍中国传统版画印刷术的发展史,讲解“木版水印”的相关技艺,让大家感受到中国木版水印之美。
【魏立中老师个人简介】
魏立中,十竹斋木版水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学习绘画艺术,师从冯远、全山石、张耕源、陈品超。擅长绘画、篆刻,一直从事传统水印木刻版画创作,同时得到吴山明、张远帆、丁正献、徐银森等名家指点。编辑撰写《十竹斋文献集成》,2001年创办
杭州十竹斋艺术馆,2011年,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传承文献展”,2012年荣获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成果保护大展突出贡献奖,2013年
杭州十竹斋艺术馆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2014年个人荣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薪传奖”。其作品《唐玄奘西行图》《般若波罗蜜心经》《富春山居图》《唐868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兰亭序》、文化名人木刻肖像印系列作品荣获金奖,并赴美国、法国、西班牙、印度、日本、台湾等地展览,深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