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周志博士来学院作学术讲座
来源: 设计与建筑学院   日期: 2023-10-31 阅览: 1399

10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周志老师受视觉传达设计学科邀请,来我院作了题为“设计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指引”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陈星海老师担任学术主持,参加人员为视觉传达设计系的教师及研究生。

 

 

 

【如何理解设计学研究】

首先,周志老师从学科范畴角度提出设计学是实践导向的人文学科。当前的设计研究的论文写作中容易出现空洞、空泛、冷漠、疏离的问题,这些问题将阻碍论文提出创新的洞见、解决现实的问题。而回归到词源来说,设计所指的应是“陈设”和“计算”,二者缺一不可,在实践和研究中仅偏向任何一边都不可取。

同时,周志老师提到,研究是一个知识增量的过程。研究,尤其是论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好奇、质疑与求知欲,经过思考、实践、交流,在知识的大楼上添砖加瓦。

【设计研究的推理方法】

周志老师提出研究之中存在着 4 种推理形式: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溯因推理、设计推理。其中,溯因推理和设计推理与设计学更为相关,前者是从已知结果分析影响其形成的条件法则,从而推理出使用的手段方法,即将设计置入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当时的生活方式、市场定位、开发技术、时代审美,使用方式,甚至制造过程来深入探寻设计的形成原因与特点;后者则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或重构目的,改变影响条件变量,采用手段来达成结果。正确地理解并运用这些推理方法,可以为设计研究提供指导。

【设计研究的选题方法】

        周志老师根据设计研究的六个步骤依次说明了各环节的注意要点。设计研究主要由六个方面组成,即提出问题、文献梳理、寻找理论工具、选择研究路径、进行研究与得出结论。另外,周志老师通过实际选题的例举和讲解,向在座师生介绍了常见的各种选题问题,进而提出在寻找选题时应找到学科交叉点、以对象批判思考为支点,发现并思考现实中的真问题,同时发掘自我,探寻自己感兴趣想研究的问题。

       【文献对设计研究的意义】

周志老师认为,文献是研究的基础,而不是点缀。文献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研究现状,建立坐标系,而我们的设计研究与写作是一种接力,能够帮助下一个人找到鉴定的证据,增加可行性,也方便后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设计研究的路径方法】

       周志老师提到,设计学科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论证的目的。在获得了足够的材料后,还需要将材料变成证据,从数据中发现信息。在搜集材料时,需要关注搜集的广度,不能使过多的材料造成冗余,又不能过于聚焦,导致收集到的材料过少。而在材料的解读上,则要关注深度,既不要仅阐述材料而无自己的观点,又不可先入为主,让材料变成既有观点的点缀。

       【论文写作的注意要点】

最后,周志老师指出,一篇好的学术文章应是问题导向、方法驱动,由材料作证的。论文写作是一种对话的过程,不仅是在与过去的研究者们对话,也是在与读者进行对话。要带着尊重读者的意识进行写作。从写作三步骤的角度,论文写作首先需要介绍问题背景提出假设,第二步要确定文章结构,最后明确观点。在导言部分,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引起读者兴趣,而后进行文献输出,明确文章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意义,研究的重要性和作者的研究路径及观点。在结论部分,应当再次向读者清晰完整的阐释你的研究思路和观点,避免结论观点与他人雷同以及过于主观。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应注意已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对现象的批判性思考与深刻理解为支点,避免把研究对象与研究结论普遍化。在完成论文写作后,就应积极进行投稿,与编辑进行充分交流,并坚持不懈地对文章进行完善。

讲座结束后,周志老师对在场老师同学们的提问一一进行了解答。在交流中,周志老师不仅分析了应当如何找到并提炼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分享了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在论文写作上的拓展思路,也针对同学对文献总结归纳的问题给出了指导建议。周志老师指出,应当注重文献积累,在阅读文献的同时关注文章结构与内容逻辑,由阅读和思考做起,打好坚实的研究基础。

周志老师从如何开展设计研究和如何进行设计写作两个方面,由概念到方法深入浅出地向在座师生传授了设计研究和写作的宝贵经验。通过此次讲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在寻找研究选题、匹配研究路径并进行学术写作方面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相信在本次讲座中收获的知识能在未来的研究实践中得到更好的运用。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版权所有2010年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86号,邮政编码:310023
电子邮件:art@zjut.edu.cn,网址:http://www.design.zj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