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我院视传系为期三天的国际联合工作坊“直面空间” Workshop圆满结束。
本次国际联合工作坊邀请到了两位来自荷兰的优秀设计师Steffen 和 Maarten为同学们带来新作品的讲座分享及设计创意方法的集训,工作坊开课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负责人林曦老师介绍了教学设计的意义和目标,工作坊内容以展现北宋繁华市井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作为图像研究对象,通过事实分析与关联分析的手法挖掘设计师们与内容信息之间的独特共鸣,并尝试多元视觉形式表达设计主题,以设计过程的感悟对抗AI时代无处不在的算法。探索通过开放式的国际工作坊、主题展的“线”课堂形式形成对专业“点”课堂丰富的补充。

Steffen 和 Maarten为同学们带来最新设计成果分享
在艺术与科技日益交融的大背景下,大众媒体与人工智能算法营造出的虚拟现实正持续刺激着人们的感官。对设计师来说,不仅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人工智能,更需要回归自我的感知,以多样的视角去审视复杂的世界。本次工作坊旨在开发同学们的设计创想与分析的能力,尝试用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思维工具发掘个体的主观创造力,深入体会“人”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们认识到设计作为一种多媒体传达和交流的手段,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门深邃的语言学。
工作坊的中方导师由朱吉虹老师与刘懿老师共同担任,鼓励同学们与荷兰设计师们用英语进行互动交流,以个性化的创作编织出独特而富有深度的故事,并在设计过程中深化了对设计原理和创意流程的理解。两位荷兰导师特别强调让同学们在设计方案过程中不要囿于电脑与纸笔的方案呈现,而要走出教室,感知生活场景的关联并进行创意拍摄,分享拍摄过程及心得体会,由此思考更有意义的创意表达。


同学们在讨论设计方案中
通过三天的学习与实践,工作坊共产生了十组不同的设计方案,并在11月22日晚顺利在艺术楼大厅完成汇报与展出,学生们自信的讲解与设计作品中的个性化表达获得了荷兰设计师及专业老师们的高度肯定。视传系专业负责人、系主任等专业教师团队一起参加了汇报展出和交流互动。

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对平面设计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本次工作坊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与荷兰优秀设计师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探讨了视传学科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更多可能性。通过组织师生与国外一线设计师的交流对话,助力同学们打开国际视野,激发大家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看世界、向未来。